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1 (第1/3页)
一边恨不能对着孟清和的小人扎钉子抽鞋底。原因很简单,不久前,孟清和隔三差五就到几位堂伯家中串门,关起门来一番嘘寒问暖,每次都能带回家宝钞若干铜钱不等。孟广孝等人咬牙将宝钞和铜钱塞到他手里的,笑得比哭还难看。不收?绝对不行!还钱?不用,坚决不用!只要孟十二郎活着,别成天想着去和鞑子拼命,也别头脑发热给大令写什么“孟氏男儿均思杀敌报国”就比什么都重要!长辈赐,不可辞。孟十二郎是个孝顺的孩子,自然要成全堂伯们的仁慈之名。至于孟广孝等人会不会吐血三升,就不关他的事了。比起被几位堂伯坑走的田产,这些宝钞和铜钱不过是零头,但于孟王氏等人而言,却足够支撑一年的生活。同样的,有了孟清和的宣传,孟广孝等人在屯子里的名声也有所改善,只是在学中的孟清海依旧受到排挤,但他仍以大无畏的精神参加了院试,并中了生员。当然,这是后话。家中的大屋没有卖,三亩旱田交给了孟重九的长孙耕种,除税粮之外,孟王氏只留一成,余下的全归对方。这是孟清和同孟王氏商量后决定的,孟重九帮了他这么多,对方不提,孟清和却不能不放在心上。人情往来,终究也是门学问。临走之前,孟清和还做了一件事,他将家中抄录的两本儒学典籍和笔记交给了族中长者。“清和为报父兄之仇,弃文从武,这些于清和已是无用,不如托于族里,送与族中子弟。”在孟清和看来,书中的内容他能倒背如流,此举不过是将自己用不到的东西送人,顺便结个善缘。于孟氏族人却是件了不得的事。书籍已是难得,何况还有孟十二郎写下的笔记。他可是考中了童生的,若非被学中赶出,便是秀才也能考得。族中长者做主,将此事书于木匾之上,奉于祠堂之中,以彰孟十二郎之德。贺县令闻听,赞叹孟清和的为人之余,也为他不再科举略感惋惜。“此子着实难得。”不出几日,孟十二郎的美名更甚。若非他现在是军户身份,又在孝中,恐怕媒人能踩平孟家的门槛。孟清和有些不好意思,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